Board logo

标题: 12月11日杨贵妃墓+先秦陵园+泥塑村 [打印本页]

作者: 侠客[海哥]    时间: 2011-11-28 14:19     标题: 12月11日杨贵妃墓+先秦陵园+泥塑村

上周日因为天气原因取消的活动本周继续安排.
本周继续休闲的下乡游活动哈,去几个这几年没去过的地方吧:杨贵妃墓+先秦陵园+泥塑村.前两者为年票景点,没有年票者门票自理.泥塑村没有费用,购物自理.

一.具体安排:
时间:12月11日,早7:30集合,7:40准时出发.
地点:南门外城堡大酒店门口.
费用:车费65元/人,小孩一律占座位,费用相同.
名额:限额33人.
行程安排:早上7:40出发,先去杨贵妃墓,游玩大约1个小时,再上高速去先秦陵园.大约12点前后到,游玩后大约1点左右到凤翔县城自行吃饭[自理],然后去泥塑村.大约下午4点开始返回,预计6:30到西安解散.
报名方式:电话报名:15934888203.或者QQ在线私聊报名.谢绝群聊报名或者QQ留言报名.
报名时间:8:00~~22:00.名单以下帖公布的为准.


二.注意事项:
1:活动为自发性组织,AA制活动,不了解活动性质者请勿参加.活动存在一定风险,如有意外责任自负;
2:带上足够的水和食物以及外出游玩的生活必需品,参加者请注意环保;
3:活动中要听从安排,发扬团队协作精神,擅自行动,所造成的后果自负;
4:如因外力原因取消活动,将发帖告知并电话通知;
5:已报名人员如因事不能参加活动者,请及时电话取消.出行前日下午2点以后不再接受退出报名,报名不来者请自觉补交车费.

三.新人参加活动,请先了解活动需知http://www.xazzly.com/thread-4837-1-1.html以及网站介绍http://www.xazzly.com/thread-4307-1-1.html
四.新人进4号群96746763.
作者: 侠客[海哥]    时间: 2011-11-28 14:20

按报名顺序安排座位,报名确定人员名单:
心泉2人.晓瑞2人.过河卒1人.哆哆1人.wawa2人.老余2人.

钓雪翁2人.爱斐妈4人.冰山雪莲2人.游戏天下2人.笑看飞花1人.
子乂3人.米老头2人.华侨刘2人.大侦探1人.膏膏2人.合计31人.
作者: 侠客[海哥]    时间: 2011-11-28 14:55

杨贵妃


2.jpg


2.jpg
3.jpg
20100729103116589.jpg
杨贵妃墓即唐玄宗李隆基的贵妃杨玉环之墓.位于兴平县城西的马嵬坡。

      杨贵妃是唐代著名美女,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阳市)人,后迁至蒲州永乐县(今山西芮城)。小名玉环。其父杨玄湖。玉环早年丧母,其叔父将其养九她通晓音律,能歌善舞,原为唐玄宗李隆基十八于寿王李瑁妃。公元736年届惠妃死。唐玄宗将其召入宫中,为女官。在初次见玄宗时穿道士服。故号太真。天宝四年(公元745年)封为贵妃,受到玄宗宠爱,父、兄、姐妹皆因之显贵.堂兄杨国忠被封为宰相,操纵朝政,势倾天下,使唐政府政治腐败,国势渐微,天宝十五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叛军陷洛阳,破潼关,京师震动。玄宗带杨贵妃逃往四川。途经马坡,以右彪武军大将军陈玄礼为首的随军将士,以杨贵妃和杨国忠倡乱误国,愤而杀死杨国忠,逼玄宗将杨贵妃缢死。唐代诗人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对这一事件有生动细致的描写:“九重城翩烟尘生,干乘万骑西南行。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娥眉马前死。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杨贵妃死后即葬于马坡。  


  据文献记载,唐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唐王朝军队收复长安,玄宗回来,曾密令人将杨贵妃迁葬。因此该墓究竟是原来的墓还是迁葬后的墓,或者是杨贵妃的衣冠冢,尚无确征。  

      杨贵妃陵园小巧玲珑,进门正面是一座三间仿古式献殿,穿越献殿就是墓冢,占地约一公亩,高约三米,墓家冢以青砖包砌。在墓东、西、北三面有回廊,镶嵌有大小不等的石碑,刻有历史名人的游记和题咏。

     现在的贵妃墓为一半坡上的小陵园,大门顶额横书“杨氏贵妃之墓”园内正面一座三间的仿古式献殿,过献殿即是墓冢,高3米,封土四周砌以青砖。传说妇女用贵妃墓上的土搽脸,可去掉脸上的黑斑,使面部肌肉细腻白嫩。因此,其墓土被称为“贵妃粉”远近妇女争相以土搽脸,连外地游人也要带包墓上回去,于是墓堆越来越小,守墓人不断给墓堆添上,但不久又被人取光。为了保护坟墓,只好用青砖将其包砌。这样,人们就再也无法从墓上取上了。墓前有一碑楼,上刻:“唐玄宗贵妃杨氏墓”。游人至此读咏周围回廊上的古人诗作可以明史可以抒怀当别有一番情趣。


     杨贵妃墓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征地扩建的白居易《长恨歌》画廊和“安史之乱”展馆正在加紧建设。杨贵妃汉白玉雕像已竖立于前期扩建的陵园之中。

图片附件: 20100729103116589.jpg (2011-11-28 15:06, 23.33 KB) / 下载次数 395
http://xazzly.com/attachment.php?aid=16245&k=ecac321f4822c0132edddb4ee13badbd&t=1732353536&sid=nA02ON



图片附件: 2.jpg (2011-11-28 15:06, 15.6 KB) / 下载次数 1355
http://xazzly.com/attachment.php?aid=16246&k=ab4179e2c98e3568d6ca7144f9c9b504&t=1732353536&sid=nA02ON



图片附件: 3.jpg (2011-11-28 15:06, 33.24 KB) / 下载次数 423
http://xazzly.com/attachment.php?aid=16247&k=4bd70137e9640d48cd9cb0087698c3e2&t=1732353536&sid=nA02ON



图片附件: 2.jpg (2011-11-28 15:18, 35.73 KB) / 下载次数 449
http://xazzly.com/attachment.php?aid=16248&k=4a8426e38cbf01db6b018d71415f6f0d&t=1732353536&sid=nA02ON


作者: 侠客[海哥]    时间: 2011-11-28 15:40

先秦陵园以前又叫秦公一号大墓,是春秋后期的一座墓葬,距今有两千五百四十多年。墓主是秦景公,秦景公是秦始皇的十四代先祖,系秦穆公的四世孙。
  先秦建都于雍城历19公,294年,在雍城执政的19位秦国国君百年之后全部葬于秦公陵园。
  1976年初,凤翔南指挥农民取土时发现了夯土层,雍城考古队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在这里展开了大规模的钻探,发现了这座规模宏大的秦公陵园,它东西长12公里,南北宽3公里,在这36平方公里的范围之内发现12座分陵园,共有48座墓葬。秦公一号大墓是最北边一座分陵园里其中的一个墓葬,因为它是首先被发现、唯一被发掘的,所以就命名为秦公一号大墓。
  1976年冬,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雍城考古队会同南指挥村村民,对秦公一号大墓进行发掘。经过长达十年艰辛奋斗,于86年夏顺利完工,这是中国耗时最长、用工最多的一项考古工程。秦公一号大墓的发掘首创了中国考古史上五个之最。第一:大墓全长300米,宽为38、8米,深度24、5米,面积达5334平方米,是我国迄今发掘最大的墓葬;第二:墓内发现72个箱殉、94个匣殉和20个人牲,是为秦景公殉葬的186人,这是我国考古史上发现殉人最多的墓葬;第三:墓内用四面见方、21厘米厚的600多根柏木材心垒砌而成的大型椁具,南北两侧的四边,伸出19厘米长的榫头,用柏木垒成这种模式的椁具,是古代天子才可享用的“黄肠题凑”。这是我国考古史上发现形制最大、等级最高、时代最早的“黄肠题凑”。第四:大墓出土的33枚石磬,大多数都刻有铭文,累计字数达180多个,字体酷似石鼓文。大墓出土的石磬是我国考古史上发现最早刻有铭文的石磬。第五:大墓主椁室南北斜插着为了下葬用的两个大木桩,古人称它为木碑,它从地下演变到地上、从木质演变为石质,这两个大木桩,就是石碑、墓志的鼻祖。以前只见有木碑的记载,未见实物,大墓发掘使其重显真容,这是最早发现碑的实物例证。
  在大墓发掘过程中,发现大小盗洞247个。此墓过大,虽然经过汉代、唐代、宋代多次盗掘,仍然出土了3500多件珍贵文物,现藏于省考古研究所和历史博物馆,秦公一号大墓出土的部分文物,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大墓的发掘和所出土文物,不但对先秦的历史、政治、军事、经济和物质文化有着这重大研究意义,还为研究先秦丧葬制度和葬俗、葬礼提供了大量的佐证,而且更能证明两个重大问题:一是秦景公所处的这个年代,秦国既要遵循周礼,还敢于破除周礼。虽说东周王室一天天地在衰落,周天子是名存实亡。但秦国必定是周天子统治下的一个诸侯,不能无法无天,怎么也得打着“遵王”的旗号。从资料记载和考古实践证明:天子墓葬呈“亚”字型,有四个墓道。诸侯墓葬应呈“中”字型,有二个墓道,秦公一号大墓就是不折不扣的按照诸侯墓葬修的;但秦自建国以后,每代国君都是雄心勃勃,所以在有些方面就会抛开法典,超越礼制。秦景公墓虽然是按诸侯墓葬的形制修了,但是它的规模气势特大,其他诸侯是望尘莫及的,就连2005年陕西歧山发掘的周王墓,也无法于其相比。面对秦国这种敢于挣脱周礼束缚的开拓精神,礼崩乐坏的周天子无能为力,只好装聋作哑,得过且过。秦景公竟敢采用天子才可享用的“黄肠题凑”葬具,足以说明秦国敢于破除礼制的一面。战国时期,孔子周游列国,他游说的目的是希望诸侯列国安分守己、遵循周礼、消除战乱,千方百计地去维持、巩固摇摇欲坠的周王室。但秦人并非循规蹈矩者,所以“孔子西行不到秦”。他知道来也来去,说也白说。如果秦国不折不扣遵循了周礼,默守陈规,满足现状,不再拓展自己的疆土,到后来他们也就不能统一中国。二是从秦公一号大墓的发掘,更进一步说明秦人有开拓进取的精神。从以前考古经验发现一般王侯墓葬都是南北向,座北向南,可能为了“阳火”。但唯有秦人的墓葬为东西向,秦西陵即甘肃礼县大堡子山秦襄公的墓葬是这样,秦景公的也是照样。秦公一号大墓的西墓道长度只有84米,东墓道延伸的特别长,达156 米,说明秦人做事都要体现向东拓展和扩张的自我心态;大墓里的殉人都是头西足东,向征着秦人一心向东,迈进中原,早有要去赶上、超过并且吞并东方群雄的决心。
  秦公大墓修的规模如此庞大,取决于三个原因:首先这个年代还没有发明防盗暗器,就得修大挖深,用夯土回填,以防被盗。其次好大喜功是秦人古有的特性。再者这个时期东方列国小瞧秦国,他们错误的认为秦国地处西北,形似戎狄,不懂文明道义,只是愚昧落后,不愿与其来往。秦国为了争这口气,凡事都要作强作大。所以景公墓葬之大,相当惊人。游客总结了一句话:“来到秦公一号大墓遗址博物馆,参观秦公一号大墓之后就不难理解:秦人从游牧、狩猎为生的一个小部族,发展到统一中国,成为千古一帝的奥密。秦公一号大墓是我们祖先留下来的珍贵文化遗产,是古人用不发达的工具创造出的杰作。秦公一号大墓展示了我国两千多年前奴隶制的社会形态与文明历史,展示了我们祖先的大智大勇,也为我们今天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
作者: 侠客[海哥]    时间: 2011-11-28 15:48

 凤翔彩绘泥塑为陕西省凤翔县的一种民间美术,当地人称"泥货"。凤翔县位于关中平原西部,境内出土的春秋战国及汉唐墓葬中均有泥塑的陪葬陶俑,可见其泥塑工艺历史之久。
  凤翔泥塑汲取了古代石刻、年画、剪纸和刺绣中的纹饰,造型夸张,色彩鲜艳,深受人们喜爱。过去逢年过节或赶庙会,当地人以泥塑为礼品,加孩子满月,长辈要送坐虎。

  凤翔彩绘泥塑以创作毛稿制模、翻坯、粘合成型,经精抛、彩绘、勾线、装色、上光等数十道工序精制而成。其形态逼真、粗犷夸张、简练概括、色彩大红大绿或素描。其种类主要是座虎、挂虎、五毒、卧牛、十二属相、豆豆鼓、金瓜、吉虎、鹿羔、鹦鹉等玩具类,八仙三国西游记等神话民俗类.

凤翔彩绘泥塑有三大类型,一是泥玩具,以动物造型为主,多塑十二生肖形象;二是挂片,有脸谱、虎头、牛头、狮子头、麒麟送子、八仙过海等;三是立人,主要为民间传说及历史故事中的人物造像。  
凤翔泥塑共有170多个花色品种,其中有半人高的巨型蹲虎、虎挂脸,也有小到方寸的小兔、小狮;制作中使用黑粘土、大白粉、皮胶等,有模具定性,造型洗练、夸张,装饰华美富繁,色彩艳丽喜庆,形态稚拙可爱,在全国众多的民间泥塑中独树一帜。

  凤翔泥塑的工艺程序为制模、纸筋、入泥、脱胎、挂粉、勾线、彩绘和涂漆。凤翔泥塑制作方法简使易行,造型生动,色彩别具一格。其用色不多,以大红大绿和黄色为主,以黑墨勾线和简练笔法涂染,对比强烈,使人爱不释手。

  在数百年的历程当中,泥塑作品不断的继承和发展着,众多优秀的传统泥塑作品都得以不断传承,尤为典型的是虎的形象。
挂虎

  挂虎属其挂片类,虎头暴额突睛,传统的制作色彩强烈鲜艳,双眉为两条相对的鱼(起源于6000多年以前的仰韶文明的彩陶纹饰),鼻子为人祖,有趣的是鼻子中插着三根火红的辣椒,据泥塑艺人解说,民间话说妇女的泼辣,借之渲染虎的厉害。这种醇醇的民风,就自然的融入到其中。虎头的“王”字为牡丹所替代,象征富贵。虎面的其他纹饰多为五谷、花草、蔬果的结合,反映了自然界生生不息、开花结果的永恒规律。虎面上还绘有宝葫芦,《诗经》中有云“瓜瓞绵绵”,其象征子孙昌盛。

坐虎

  坐虎前腿立后腿坐,形态极度概括,但不失虎的神韵。面部紧凑,耳朵夸大,显其威严。躯体饰以莲花、牡丹等纹饰,浓艳大方,很富有观赏性。    然而令人惊异的是,当初凤翔六营村的泥塑艺人从未见过虎的模样,他们却凭借自己丰富的想象,创造出了民间百姓心目中大美无边的理想老虎的形象。这所有虎的造型都与虎的原形有着很大差距,但无一不具虎的神韵和气势。   这种理想化创作是与当地的风俗相互影响着的。我们当地风俗,遇到小孩满月、百天、周岁,亲友们通常以坐虎相赠,置于炕头上,以表达他们对小孩长命、富贵的祝福。虎,就成了这种质朴情感的寄托。同时,受封建思想的影响,民间习俗前门帖门神,后门悬挂虎。虎,这时成为正义的化身,用以驱魔辟邪。   其十二生肖泥塑极具特色,农历马年,发行的生肖邮票是以凤翔泥塑马为图创作的。被选中泥塑马的创作者胡新民为胡深侄子,他在祖传泥塑手艺的熏陶、染指及自己的刻苦钻研、大胆创作下,在八二年三月创作完成。作为秦汉文化重地的民间艺术品,马的前图案为秦汉时期的双獾纹,表示青梅竹马;五个墨点表示五子夺魁;马鞍上的图案为青铜器上常有的角形阴阳纹,表示生息养生;马尾上的十二道纹络,代表天干地支,表示生死轮回永不停息;马后还有七点,代表北斗七星,表示老马识途、吉(七)星高照。
作者: 侠客[海哥]    时间: 2011-11-30 08:27

最后8个名额!
作者: 侠客[海哥]    时间: 2011-12-8 12:33

最后4个名额,报名从速!




欢迎光临 西安自助旅游网 (http://xazzly.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