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浪谷:在陕北高原的靖边,有一个从未被外人发现的处女风光地,它堪与美国西部波浪谷媲美,绵延几公里的丹霞地貌景观,被当地人称为“红沙峁”。经过几亿年的风沙洗礼,地下的岩石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石,巨厚红色砂、砾岩层中沿垂直节理发育的各种丹霞奇峰购成了一副绝美的丹霞奇景,红色的沙石在周围黄色的高原的映衬下,显得色彩浓郁、惊艳奇绝。一层层、一浪浪的红砂岩下面是犹如刀斧劈开的绝崖峭壁,万仞绝壁下,从悬崖望下去一条混浊的小河沿峡谷穿行,溯河而上,那水源尽然是从滑塌的砂土崖下浸漫而出,湿洇洇的深色与阳光下砂土的红色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如此壮观的地貌,被摄影人发现后开始悄悄流传,中国的波浪谷,红沙峁,红砂岩峡谷……,至今还没有一个准确的名字。据有关人士考证这是国内保存最为完好的丹霞地貌地区之一,只是当地人从未向世人揭开过它的神秘面纱,相信随着当地政府的旅游开发,越来越多的人会一睹它美丽的容颜。
关于景点的介绍和更多详情,可以参考帖子http://www.xazzly.com/forum-38-1.html
龙洲堡的修建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当时叫石堡寨。当年为抗击西夏,陕西经略副使范仲淹曾亲临抗击前线,石堡寨又名范仲淹哨马营。到了后来的明朝、清朝,均对龙洲堡进行过维修。1935年靖边解放,而龙洲则被民团凭借闫寨子的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一直占领着,到了1941年,龙洲解放。 丹霞地貌(Danxia landform)系指由产状水平或平缓的层状铁钙质混合不均匀胶结而成的红色碎屑岩(主要是砾岩和砂岩),受垂直或高角度节理切割,并在差异风化、重力崩塌、流水溶蚀、风力侵蚀等综合作用下形成的有陡崖的城堡状、宝塔状、针状、柱状、棒状、方山状或峰林状的地形。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中国、美国西部、中欧和澳大利亚等地,以中国分布最广。1928年,冯景兰等在粤北仁化县发现丹霞地貌,并把形成丹霞地貌的红色砂砾岩层命名为丹霞层,此后又有多人对其概念进行阐述。 龙洲丹霞地貌被当地人称为“红砂峁”,后来被一些摄影爱好者称为“波浪谷”,它与亚利桑那州的波浪谷是有一定区别的,我看到亚利桑那州的波浪谷在红色之间加有白色线条,红白相间;而靖边的波浪谷则以红色为主。这种红色的石头在学术上被称为“砒砂岩”。成于古生代二叠纪和中生代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之间。这是地球历史中地质最活跃、生物最繁茂、动物最庞大的时代,每一代、每一纪,气候、生物、地壳的风云际会,都在砒砂岩的岩层中绘上了属于自己的独特色彩:红色的泥岩和碎屑岩,是古海洋封闭为内陆盆地、大地上以蕨类植物为主时沉积而成;同是红色的陆相红泥岩,是气候更趋干旱炎热时,继续沉积的巨厚岩层;砒砂岩区是自然界中风蚀与水蚀的过渡区,再加上重力侵蚀和人为侵蚀,各种侵蚀力不仅在空间上复合作用,而且在时间上交替影响,一年中每一季节都有较强的侵蚀现象:春季万物解冻,岩体的水分不断蒸发,冷热变化,裸露砒砂岩的斜坡岩体不断剥落;夏、秋季时水蚀又开始发挥作用,尤其是7—9月,水力和重力二者合力,在坡面上切出一条条沟壑,而侵蚀下的泥沙又在沟坡上重新堆积;冬季至第二年春季植被覆盖度低,狂风就像一把刻刀一样直接在裸露的岩面上雕刻,尤其是4—5月,风力侵蚀最为严重。不断的侵蚀“雕琢”,使得砒砂岩呈现出各种不同的形态。有的像流水、有的像云朵、有的像陀螺,宛如一个极具特色的地质公园。 |